学校新闻
    XUE XIAO XIN WEN
非遗悦课堂,文化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4-11-08      点击次数:4864

             —小青松们与“济南兔子王”欢乐相聚

山大附中小学段2023级7班非遗进课堂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大家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近日,山大附中小学段2023级7班的小青松们开展了“中国传统非遗美学“济南兔子王”进课堂活动。济南市榜样青年志愿者、非遗文化传播大使、画歌创始人倪泥,携带团队开发设计,并荣获2016年文化部优秀课题奖的《中国传统非遗美学》系列课程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非遗文化课程,让孩子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小青松们喜获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公益课。

图片1.png 

《中国传统非遗美学》系列课程主要从专业美术角度出发,鉴赏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习中国祖先智慧,弘扬匠人精神,怀有仁爱之心,穿越古今深耕非遗,创造更多的优秀中国符号。

图片2(1).png

课程一开始,倪泥老师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们介绍了—济南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兔子王”的来历。白面、红唇、长耳,兔面人身,外披红袍盔甲,手持捣药棍儿,后插背旗,威严中透着俏皮,憨态可掬。相传,古时候月宫玉兔,噙药下凡,投药入泉,治愈怪病。人们感念玉兔,称之为“兔子王”。接着倪泥老师带孩子们用专业美术把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转换,以画幅的形式记录非遗的历史感,把“兔子王”的形象画在木质圆盘中,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兔子王”在孩子们的画笔下表现得活灵活现。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最后为同学们讲解选用圆盘和流苏的意义,这寓意着美满团圆、万事如意,增加作品的美感的同时感受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千年的印记。

图片6.png 图片7.png

小青松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完成了本次非遗课程,体验了在木板圆盘上创作的乐趣,每位同学都创作出了独一无二的“济南兔子王”中式圆盘挂饰。本次活动是传播文化夜市也是传承文化,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课程可以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传统非遗传承的小小传承人。 

 


图文:薛儒风妈妈、穆正鑫

责编:范静

编辑:穆正鑫,刘海鹏



  • 集团微信
  • 附中微信

版权所有 © 2011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ICP 备案号:鲁ICP备05001952号-13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咨询电话:88378724、88375996

公开邮箱:sdfz@sdu.edu.cn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邮编:250100   
电话:88377096
传真:88378724   
校长信箱:sdfz@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