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云旗2班“读书温度计”活动
每一次翻开书页,都是一场心灵的奇妙旅行;每一回陷入思考,都是智慧的星辰在闪烁。初次与云旗 2 班的孩子们相识,我常常在课间的短暂时光里,看到他们沉浸在书本世界的模样。他们或是静静默读,或是低声诵读,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外界的喧嚣都被自动隔绝,全身心地与书中的奇妙世界对话。看着孩子们对阅读如此热爱,我深知,这是培养他们阅读习惯、营造浓厚书香班级氛围的绝佳时机。
此时,心理学家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在我脑海中浮现。该理论指出,明确且具体的目标能够有效引导个体行为,激发内在动机。当目标具备一定难度,但又被认为通过努力可以实现时,激励效果最佳。同时,及时的反馈有助于个体调整行为,更好地达成目标。基于这一理论,我们灵机一动,设计了别具一格的 “读书温度计”。每位同学读完一本书,这独特的 “温度计” 就上升一度,象征着他们在知识积累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为班级设定了一个学期读完 500 本书的目标,这并非随意而定。从目标明确性来看,“一个学期读完 500 本书” 清晰地指明了同学们努力的方向;从目标难度而言,虽说颇具挑战,但考虑到班级同学高涨的阅读热情和充足的课余时间,大家普遍觉得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设定,恰好契合洛克目标设置理论中激发个体动机的条件。
计划确定后,文宣委员利用周末时间,精心手绘了 “读书温度计”。周一,这个承载着全班期待与热情的 “读书温度计” 便出现在了教室的醒目位置,无声地激励着同学们积极阅读。
活动正式开展后,同学们的积极性超乎想象。仅仅一周,全班读书累计量就轻松突破了 100 本。课间休息时,教室里不再喧闹,取而代之的是同学们安静阅读的身影。为了让这股高涨的阅读热情持续下去,我们迅速按照预先设定的奖励机制,给同学们兑现奖励。这次奖励别出心裁,全班一起观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在光影交织中,同学们尽情享受着阅读成果带来的愉悦。这次及时的奖励反馈,如同为同学们的阅读热情添了一把旺火,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朝着学期阅读目标大步前行。
在阅读计划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同学们凭借着持之以恒的毅力,一步步向着更高的阅读量迈进。从 200 本的初步积累,到 300 本的稳步提升,再到 400 本的大步跨越,每一次目标的达成,都是他们努力与坚持的见证。当累计阅读量达到 300 本时,为了充分肯定同学们的付出,激励他们继续保持阅读热情,我们按照奖励机制,为大家兑换了 “免作业” 的奖励。那一天,教室里充满了欢呼雀跃,大家的读书热情被推向了新的高潮。而 200 本对应的糖葫芦奖励,因为阅读进度远超预期,一直未能兑现。正当我们商讨着何时给同学们送上这份甜蜜回馈时,惊喜突然降临。
“于老师,快呀!咱班读书已经超过 500 本啦,马上就能吃蛋糕咯!” 一个清脆而激动的声音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我又惊又喜,快步走向教室。只见同学们早已把 “读书温度计” 围得水泄不通,每张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我凑近一看,第 500 个刻度上,静静刻着 11 号同学读完的《复活》。那一刻,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仅仅用了半个学期,我们就提前完成了这看似遥不可及的 500 本读书计划。
为了庆祝这一阶段性的辉煌成果,也为了进一步深化同学们的阅读体验,我们借着吃蛋糕的机会,举办了一场温馨而热烈的读书分享会。分享会上,同学们踊跃上台,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目。
刘同学分享道:“我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我一直觉得为班级贡献力量很有意义,我特别喜欢这两本书,它们充满奇思妙想和冒险精神,希望更多同学阅读,一起领略书中的精彩世界。”
欧同学分享道:“我推荐《猫头鹰王国》。这本书描绘了奇幻的猫头鹰世界,书中角色个性鲜明,它们在冒险中展现出的勇气、智慧与团结深深打动了我,相信大家读了也会爱不释手。”
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蛋糕,一边沉浸在彼此分享的书籍世界里,热烈地交流着读书感悟。思想的火花在空气中碰撞,知识的芬芳在教室里弥漫。
通过 “读书温度计” 活动,我们看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那些原本就热爱阅读的孩子,阅读动力愈发强劲,如同在知识海洋中扬起满帆的船只,不断追寻新的知识宝藏。而那些之前对阅读兴趣不高的同学,也被成功点燃了好奇心与积极性。从最初的被动翻开书本,到后来主动寻觅感兴趣的书籍深入阅读,他们逐渐沉醉在阅读的美妙世界里,尽情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与成长。如今,班级里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氛围,阅读已然成为大家课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达到了 500 本的目标,从 “读书温度计” 上不断增加的刻度可以看出,同学们的阅读热情丝毫未减,他们依然在阅读的道路上稳步迈进,持续积累知识,不断提升自我。
活动结束后,班长亓同学说:“通过班级读书温度计计划,大家的阅读热情空前高涨。一方面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学素养,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班级荣誉感,促进了班级团结。” 之前不太爱阅读的张同学也表示:“这半个学期,我感受到大家读书的热情,我也慢慢习惯去读书,之后我会去读刘同学推荐的书目。”
此次活动成功点燃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而我们也开始思考后续的调整与优化,期望能将阅读活动推向更深层次。在阅读量已然达成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将把重心从单纯追求数量转移到注重阅读质量上来。
为了提升阅读质量,我们计划系统性地开展读书总结分享活动。其一,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书目推荐,而是引导同学们深入剖析书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以及写作手法,鼓励大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感悟,让思维的碰撞更加激烈。比如,在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组织同学们围绕保尔・柯察金的人物形象展开讨论,探讨他的精神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再有,同学们读完一本书后,需制作一张精美的阅读分享卡,上面记录着书籍的基本信息、自己最喜欢的段落、阅读心得以及对其他同学的阅读建议等。这些分享卡会在班级内传阅,让大家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不同书籍的精华,也能在相互学习中提升阅读思考能力。我们坚信,通过这些后续调整,能够让同学们在阅读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真正让阅读成为陪伴他们一生的良师益友,持续为他们的成长赋能。
此次活动成功点燃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教师用心引导,阅读必定能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最温暖、最坚实的陪伴,为他们的未来发展筑牢基础,引领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