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JIAO SHI FA ZHAN
    好的老师懂得等待
    发布时间:2018-10-30      点击次数:4462

    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做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回答:“给我自己用”。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蹲下来,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呢?”孩子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这位主持人是一个善于倾听者,由于他的细腻,让大家听到了一个幼小躯体里高尚灵魂的独白,也让那些当初急于评定孩子的人感到惭愧。

    前几年“爸爸去哪儿”这档娱乐节目十分火爆。有这样一个环节,给每个孩子发一根狗尾巴草,投给厨艺最好的爸爸。结果天天的爸爸一根狗尾草也没有得到,这让曾经是厨师的天天爸爸很是尴尬。活动结束时,天天爸爸却找不到天天了,原来顽皮的天天去摘狗尾巴草了,天天爸爸很生气,开始呵斥天天。天天拿着狗尾巴草,低下头,委屈的说:我只是想摘几个狗尾巴草送给爸爸。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沟通方式就是听孩子把话说完。耐心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开始,也更能体现对孩子的一种尊重。身为一名老师,我们更要懂得耐心等待的意义。

    1.课堂提问时需要等孩子把话说完。

    课堂上我们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这个互动的环节往往最能反映出一个老师的经验水平。常常有年轻的老师问我:“老师,为什么同一节课,我听您3遍,遍遍不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课堂生成的内容比较多,因为我更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更关注学习的真实发生。

    也许这就是经验型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差别,而要想更快达到经验型教师的水平,其实是有方法的。课堂中主要有三忌:

    一忌学生一回答对就让学生坐下。看似课堂流畅,但容易造成虚假学习。可以问问学生是怎么想的,让思维方式外显化;可以问问学生是从什么渠道获得这些知识的,让其他同学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再举个例子,让理解漏洞暴露化。

    二忌学生一答错就打断孩子,让孩子坐下。孩子的错误往往是有共性的,抓住孩子的问题,进而生成新的内容,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忌遇到学生滔滔不绝或吞吞吐吐,就急于打断孩子。基本每个班都会有这样的孩子,有的滔滔不绝却毫无逻辑,说话没有重点,也有的可能是因为紧张或者是表达能力有限,磕磕绊绊。面对这种情况,我不建议打断孩子,而是应该继续听学生说完,或者是耐心鼓励引导。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样做影响课堂基本的流程,所以我的做法是对这样的孩子,下课后找他谈谈。往往我们上几节课后,就能了解到每个班级出现这个问题的孩子有哪几个,他们更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导,如何让自己的表达简单明了?如何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表达?

    做到了这三个“忌”,课堂就是生成的、生动的、真实的,不再是老师一人的表演舞台,当然就会出现堂堂不同的情况了!

    2.批评孩子时更要等孩子把话说完

    记得我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在课堂让同学们做学案,有一名同学非但没有做,还翻开课本浏览下一章节的内容。我看到后很生气:“你为什么不做学案!”“我……”孩子刚要解释,我忍不住继续批评:“上课不认真听讲,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样的学习习惯太差!”孩子抬起头,满脸委屈的说:“老师,我已经提前完成了!不信你看!”……有很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因为着急,冤枉了孩子。

    其实就算孩子真的做错了,我们也有责任倾听并且领会孩子们的动机,只要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孩子的错误正是成长的契机。

    特别是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有时候就是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冤枉了孩子,孩子就会因此记恨老师,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局面。爱钻牛角尖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天性,做老师的更应该多一份耐心与爱心。

    3、停一停,等孩子去思考

    一节课犹如一首曲子,要有张有弛,有缓有急,还要有停顿或休止,婉转曲折才能引人入胜,我们的课也一样。曾经在美国小学课堂上做过一个调查,老师提问后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平均不到1秒钟!慢慢地,孩子对于知道答案的问题不再回答,因为他知道大人会替他回答;对于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不想思考,因为他能感受到大人“希望马上回答”的压力。

    真正的有价值的问题一定是需要讨论和思考的,如果一个问题的提出,学生马上就能对答如流,我相信那不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如果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还会出现下面两个问题:

    1)时间不足,学生思考问题比较肤浅,久而久之形成浅薄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养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们不仅仅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思维能力,辩证的思维能力。问题宁可少,但要体现出价值。

    2)时间有限,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思考出答案,就有人来回答,无形当中剥夺了一部分学生思考的权利。

    画画的人都懂得留白的艺术,一个好的老师,也要懂得在课堂上留白,等待就是课堂中的留白。

    4、等待孩子去尝试

    我至今记得我的孩子第一次系纽扣时的情景,笨手笨脚的样子,很想打断孩子,替孩子去系,但是这样就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其实孩子在经历过许多次失败,最终成功系上纽扣的那一刻,他一定是自豪而满足的,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勇气和自信心也会增强。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是一样,提问后不急于给出孩子们正确的答案,实验时不急于给出孩子正确的步骤,让孩子去尝试,试错的过程也就是成长的过程。

    前几日,去奥体中路学校教研活动,在付亚娟老师的一堂实验课上,老师已经提前录制好了标准操作的微视频,但却没有播放,而是让学生先动手去做。尽管学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验很不成功,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了问题,通过讨论解决了问题,使得学习真实发生了。

    5、等孩子慢慢成长

    谁也不能预测孩子的未来,每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应当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等待孩子慢慢成长。约翰·伯特兰·格登,是一位英国生物学家,2012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格登在多年前的一个采访中回忆称,自己少年时生物科成绩排在全校最后一名,戈登曾被老师和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老师在评语中毫不掩饰地建议他,放弃学习生物的想法。至今格登的办公桌上,还放着当年老师嘲笑他想当科学家的报告。这份成绩报告至今仍被格登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偶尔用来娱乐一下。

    我记得儿子四岁时幼儿园让学习拍皮球,儿子怎么都不会,也不愿意练习,因为这个,我们俩没少吵架,后来干脆不练了,谁知一年后自动会了。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程序,身体发育都有一个过程,能领悟什么样的问题都与年龄特征有一定关系。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等待孩子的成长,过份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孩子。

    纽约一所私立幼儿园考察好老师有一条标准:能够在和孩子的交流中留出等待时间,可以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这样的等待时间,对话中的空白间隙是自然而且必要的!语言,归根到底是需求导向的。当一个孩子有需求了,而且他明白自己要表达需求才能满足时,他们才有动力开口,而这样的需求创造就是从等待时间开始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够等待,实质上是对学生的不信任!这份不信任就会变成和孩子交流与交往中的着急,而老师对孩子的信任,是孩子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

    好的老师懂得等待!



    【撰稿:杨青   山大附中洪楼校区生物组教师】

    • 集团微信
    • 附中微信

    版权所有 © 2011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ICP 备案号:鲁ICP备05001952号-13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咨询电话:88378724、88375996

    公开邮箱:sdfz@sdu.edu.cn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邮编:250100   
    电话:88377096
    传真:88378724   
    校长信箱:sdfz@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