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JIAO SHI FA ZHAN
    应势而变
    发布时间:2018-11-07      点击次数:4072

    2010年,我参加高考。第一场考语文,试题展开,从第一题一直做到最后一题,可以用四个字形容——轻车熟路。高中三年,我们经常处于一种模式化的训练状态,那时候提的最多的就是“高频”二字,老师会经常给我们出一些高考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试题,比如高频生僻字、高频易错音、高频诗句,还有一些常见的修改语病、修改标点、长短句转换等题型,即使是文言文、古诗鉴赏也是有一定模式的。那时候我们会把它们积累下来,死死地记到脑子里。可以说我们的“模式”让我们很沾光,因为高考就是这样考的,只要我们突破高频的知识点,即使不能拿到很高的分数,也能取得可喜的成绩。

    2018年,我有幸做今年高考题。翻开试题,大段大段的阅读映入眼帘,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从来都不是零散的知识点,是体系,是贯通,是阅读积淀,是逻辑思维……无数个词语闪过脑海,却唯独不留给考生轻车熟路的错感。从现代文阅读到古文阅读,从论述类文本到实用类文本,从诗歌典籍到时事政治,无论哪一种都成为了“高频”的死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不是师生轻而易举就能摸索到套路的。它考察的是考生历史文化的积淀,语言文字的运用,时代脉搏的把控;它需要的是综合能力,要有扎实的基础,要有睿智的思辨,还要有准确的语言表达和基于文本的个人见解。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上,其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我想,教学得顺势而变。

    教学该如何顺势而变呢?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自然首先考虑自己的教学领域。我想,首先我们要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个定位不应该是孤立的,应该自上而下的,一脉相承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是就文本教文本,一学期下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一本教科书上。我们死抠文本,完善答案,反复练习,模拟操练,恨不得要把一本书的每个标点都要吃透,如今这是绝对不可行的。但是“不可行”并不是“绝对的摒弃”,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当今语文高考来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还是必不可少的,小学作为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阶段,我们还是应该在识字、组词、学句、完整表述等方面扎实、认真地教学,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借鉴传统教学中扎实、认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础,就如同历史故事《纪昌学射》一样,任何技艺的学成都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我认为对传统的继承,是规范,是夯实。

    在这套2018 语文高考试题中,给大家最大的震撼就是超大比重的阅读,足以见得阅读的重要性,把阅读放在语文教学的关键地位已成为大家公认的转变。但作为小学生,我认为阅读不一定要读得宽泛,关键是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实就是“授之以渔”的问题。在小学阶段,老师应该在陪伴阅读中交给学生读书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并从读书中找到成就感。当读书的习惯养成,任凭学生到了初中或高中,即使是大学,他也会手不释卷,时嗅书香。其实,关于阅读,我认为还应该转变一种观念,我们不应该为了考试而阅读,我们应该把阅读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同穿衣、吃饭、聚餐、会友,它是自然而然的,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的。

    总之,顺应时势,应势而变,变源其本,为人发展。

     

    【撰稿:于红蕾   山大附中趵突泉校区小学语文教师】

     

    • 集团微信
    • 附中微信

    版权所有 © 2011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ICP 备案号:鲁ICP备05001952号-13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咨询电话:88378724、88375996

    公开邮箱:sdfz@sdu.edu.cn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邮编:250100   
    电话:88377096
    传真:88378724   
    校长信箱:sdfz@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