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弘扬新时代青年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品格,山东大学于2024年度启动“寻找启明星”校级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挖掘了一批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优秀学子典范。5月14日至19日,山东大学附属中学特邀四位荣获本年度“自强之星”称号的学子走进校园,分校区开展事迹分享会,以真实感人的成长故事为在校学生树立榜样,传递奋进力量。从小学段到高中段,从洪家楼到千佛山,自强之星们用奋斗的青春诠释了“凡我在处,便是山大”的精神内核,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场震撼心灵的成长盛宴。
小学段: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的阶梯教室,文学院“自强之星”张萍学长以“从大山到山大:一朵苔花的勇敢绽放”为主题,为我们讲述了一段不平凡的个人经历。她的成长故事恰似一束穿透阴霾的光,在逆境的褶皱中照见生命的韧性与高度。
面对家庭变故与学业压力的双重考验,她未曾向命运低头。凌晨的台灯见证了她伏案苦读的身影,泛黄的笔记本记录着她逐行攻克难题的足迹。她将生活的重负化为前行的动力,始终坚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她的故事让我想起《平凡的世界》中:“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张萍学姐的成长,正是源于她对困境的从容接纳与超越。她的经历让我深切体悟:自强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勋章,更是一种照亮他人的能量。正如泰戈尔所说:“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张萍学长的“歌声”,是校园跑道上洒落的汗水,是课堂上坚定的目光,更是逆境中始终如一的赤子之心。
聆听她的故事,我恍然明白:自强之“强”,不在于征服多少坎坷,而在于永葆初心、矢志不渝的坚持;不在于独善其身的成就,而在于以己之光温暖世界的胸怀。张萍学长用青春书写了一则启示:命运或许会为我们设下荆棘之途,但真正的勇者,定能以知识为剑、以信念为盾,在时代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她的精神,恰似校训中“气有浩然”的生动注脚——当我们将个人的奋斗融入集体的星河,每一颗自强之星的光芒,都将汇聚成照亮时代的璀璨银河。
拍照:李扬 李淑玉
撰稿:2020级2班 张奕萱
洪家楼校区:
5月14日下午,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三号楼报告厅内掌声如潮,2024年度“自强之星”鄢开耀以《你好,山大人!》为题,为在场学子揭开了一段从深山猪舍到学术殿堂的逆袭篇章。
“我曾以为,命运给我的剧本只有大山和猪圈。”鄢开耀的开场白瞬间攫住全场目光。这位管理学院本科生出身贫寒家庭,二十多年的求学生涯,离不开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务农和国家与社会的资助,大学前从未乘过火车、用过智能手机,却在五学期中以平均学分绩点95.5的惊人成绩蝉联专业榜首。当大屏幕投映出他的日程本——密密麻麻的时间格子里挤满英语单词、实验数据与支教备课,我不禁感叹:“这哪是计划表,分明是向命运宣战的檄文!”
命运的考验从未停歇:家庭变故、经济重压、文化差异……他却将苦难淬炼成星火。在支教课堂,他把高数公式化作田间垄沟的比喻;用奖学金从100元到1000元资助山区儿童时,他笑称“每一元钱都能擦亮一颗星星”。当谈到凌晨四点实验室的孤灯与受助孩子的感谢信时,他轻抚讲台:“你看,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环境,而是不敢做梦的心。”
凡我在处,皆是山大。如今,这位手握国家奖学金、发表多篇核心论文的学术新星,依然保持着每周20小时的志愿服务记录。从“春日献血活动”到“黄土高原上的支教先生”,他用行动诠释何为“气有浩然”——当大屏幕定格在他与山区孩童共举“知识改变命运”手绘时,有学子哽咽道:“原来真正的强者,是带着伤疤依然选择照亮他人。”
这场分享,不仅是个人奋斗史的讲述,更是一次关于“自强”的深度解构。鄢开耀学长让我们看到,山大的精神从不囿于校园围墙——凡心之所向,纵困顿泥泞,亦可化星火燎原。报告厅外,五月的花香随风潜入,恰似那跨越山海的教育火种,悄然播撒在每一个少年的心田。
拍照:张鑫
撰稿:2024级5班范梓安
千佛山校区: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千佛山校区的大礼堂内,基础医学院"自强之星"侯昭良学长的讲述如春风化雨,将"磨砺"二字镌刻进少年们的心田。这位在实验室与操场同样执着的山大学子,用行动诠释着"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深意——凌晨四点的校园跑道,他踩着露水练习长跑的身影与晨光交融;献血车里的针管第四次扎入肘窝时,他已从初次紧张得冒汗的新生蜕变为从容安抚同学的"老志愿者";两次奔赴西部支教,他带着学生在黄土高原上观测星空,把"细胞分裂"讲成"种子破土"的故事。
在基础医学院的党旗下,这个曾经因方言浓重而羞于发言的少年,如今能清晰阐述入党申请书里的每个标点:"与其在自卑的泥潭里挣扎,不如把怯懦炼成铠甲。"他展示的手机备忘录里,既有马拉松训练计划表,也有支教时和孩子们的合照。
大礼堂穹顶洒下的光斑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的故事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少年们眼中的勇气——原来自律是无数次与惰性的和解,自强是将苦难淬炼成星光的魔法。
拍照:张帆
撰稿:2023级20班陈语
高中段:
山东大学法学院报告厅中,大屏幕上闪过王炳楠学长熠熠生辉的青春历程。这是一场起航之旅,我们乘上未来之舟,有船长为我们指明航行的方向。
学长风趣幽默的语言对我们的各种学习问题一针见血,点亮了一盏冲散雾霭的明灯学长告诉我们,在方法上,要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注重自主探索、总结错误的过程,也要“见多识广”,用量变引起质变,更要丢掉天马行空的“设想”,注重脚踏实地的“分析”;在心态上,时刻切忌因追求一时的安逸而荒废了未来,高考并不是学习的终点,成长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对于未来,学长的大学生活分享让我们的期许脱离了缥缈的幻想,也让我们相信,现在的努力终将化为未来的甜蜜。各种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将为我们打开书本之外的学习大门,让我们在大学这个开放自由、丰富多元的平台继续奋斗,为光辉的未来做好铺垫。人生很长,世界很广,青春是劈波斩浪的桨——我们永远要乘风破浪。
未来已来,鲜花铺展,沿途盛开;学长的话语提醒我们,要时刻抱有向上的力量,将热望化作万丈光芒。于是,今后的每条路,都是心之所向。
拍照:孙雪萌
撰稿:2025级3班 王梓潞 尉晋宁
本次自强之星分享活动,不仅是山大精神的生动演绎,更是一场跨越年龄与成长经历的思想共鸣。鄢开耀学长的坚韧、侯昭良学长的磨砺、张萍学姐的蜕变、王炳楠学姐的逐梦,无不印证着“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的真理。他们用行动向全体师生证明:逆境终将成为成长的阶梯,自律与坚持方能书写不凡人生。我们相信自强之星们点燃的火种将长存同学们心间,激励更多附中学子以榜样为镜、以校训为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破浪前行。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榜样教育,让“自强之星”的光芒照亮更多青春征途,共同谱写属于山大人的华彩篇章!
责编:张鑫
编辑:刘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