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XUE XIAO XIN WEN
核心素养课题组活动简报
发布时间:2017-06-09      点击次数:4957

 

    连续近一周的高温之后,济南终于迎来了大雨后带来的清凉。恰逢此时,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莅临学校,为各个子课题组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基于核心素养课程建设的洗礼。

6月7日上午,杨向东教授对文科组的单元案例设计进行了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指导。首先,邹子韬老师向大家分享了“电影剧本写作”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的最新进展。邹老师的单元设计方案力图使学生在电影剧本创作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叙事和想象能力,在活动中渗透学科观念和思想方法,学习运用探究模式,提升核心素养。紧接着,邹老师从单元概述、单元学习目标、案例设计的整体构想、具体设计及说明、学习资源等方面向大家具体介绍了案例内容和进展。此案例在“我是编剧”的情境中开始,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完成一幕电影剧本。学生通过完成一部电影剧本的写作,体验形象化语言的特点,整合语文知识,同时反思学习过程。之后,邹老师提出了自己在制定单元学习目标中的困惑:如何理解单元学习目标对原有教学目标的“超越”?

杨教授对邹子韬老师的案例设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细致的点评。他建议文科组的老师们在制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试着超越技能层面,制定出高于知识点的目标,并把核心素养具体化为符合项目完成实际的目标。杨教授认为,文科组的老师们在设计案例思路和构想的时候,应该首先思考的是学生通过单元案例能够获得什么。在具体的案例设计说明环节,应该增加对学生的明确要求,限定不能过窄,也不可过多。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应该换一种思维,使任务更加开放,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和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在讨论中生成独一无二的学习计划和方案。

QQ图片20170609151433.png

接下来,英语组的王峰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全新的项目学习方案——party场景下的案例设计。此案例包括策划Party(2课时)和总结Party(1课时)两个环节。教师在前期提供网站资源,学生分组分任务自主上网查阅有关party的资料。课上,学生分享并讨论Party是什么,举办Party的原因及意义,如何策划一个Party,最后总结Party。课后,写出14岁生日庆典的策划书并付诸实施。虽然整个案例设计基于真实情境并完整流畅,但是王峰老师和团队成员也向杨教授请教了他们面临的挑战:很多真实情境中的词汇量、句式、语法都存在较大的跨越性,学生现阶段还还有掌握。

杨教授认为,现阶段的单元案例应该将话题转化成具体的活动,在过程中勇于尝试,相信初中孩子接受新技能的能力。只要教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要求,学生就可以在富有挑战的项目任务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接下来,王金锋老师介绍了《母亲小传》案例的最新进展。此案例的整体性任务是完成《母亲(亲人)小传》的编写工作,最后装订成册。在这一整体任务的引领下,学生需要经历制定活动计划、整理素材、完整呈现几个具体的步骤。在任务完成后,学生应该能够准确说出自己完成任务前后对母亲(亲人)认识、了解上的不同,愿意更深入的了解母亲(亲人),对和母亲(亲人)的关系有清晰的的定位和认识。

杨教授指出,文科组的老师们需要思考单元知识、技能目标之间的关联,结合单元具体内容,将核心素养具体化为明确的学习目标。设计中罗列出的学习资源要从项目完成的角度出发,尽可能丰富多样。

稍事休息后,高平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传统节日行·清明”的案例方案。此案例的主要任务是为自己的家族设计一次集体祭拜活动。整个项目任务丰富多样,涵盖了语文能力培养的各个层次,既包括集体祭拜活动成员征集、起草祭拜活动时间、祭拜品菜单列表等活动,还需要学生认真查阅有关清明节相关资料,在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对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

QQ图片20170609151453.png

 杨教授建议此案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扬弃,找出我们应该继承的部分,摒弃不符合时代思想和发展的部分。老师们在制定具体的活动过程时,需要考虑每个活动之间的关系,将具体的活动和整体任务糅合在一起。

一上午的时间,文科组的老师们展示了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最新单元案例,每位老师都将自己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和实施建议呈现出来。在杨教授的细心指导下,前方的道路变得更加明确。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将核心素养的理念和具体的项目任务相结合,思考活动背后真正要传递给学生的文化和视野,让自己真正变成活动的引导者,让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

中午短暂休息后,便开始了理科组期待已久的与杨教授的交流活动。首先由陈琦老师简单梳理了核心素养理科组的研究方式和发展原则。第一条,团队大于个人,首先在理科组与杨教授多次交流后,大家统一认识,在理念上达成一致。然后根据学科、校区、交流方便等原则将成员分为七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定主题和研究课例,各小组时间协调方便,有较多可利用讨论、头脑风暴的时间,在大家集思广益的思维碰撞下推出每个小组的课例。再在大组会议上一起交流、打磨,在教授指导后再次修改完善。第二条,集思广益大于闭门造车,在创造性的研发课例的过程中,一个人的思维容易局限于自己的视角,很难全面思考设计出合理的课例,因此需要小组内的头脑风暴,打磨细节,预设过程,不断修正。第三条,学科均衡发展,在课例研究方面,各学科都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情境和任务,都可以大放光彩,因此在课例打磨上各科要均衡分配。依照着此原则本次与教授充分交流分别是数学小组、物理小组和信息小组推出的课例。

QQ图片20170609151526.png

第一个由刘璇老师代表数学小组介绍课例设计的思路,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调研观察发现螺母形状,并研究设计出“更好用”的螺母。本案例中涉及到多边形的形状及性质,螺母使用需要的特性,优化问题等。通过学生调研、实验报告、设计,结合3D打印等技术完成一系列分任务,并从中体会数学理性选择和优化的思想。杨教授对此案例给出了很大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1、将教师对整个研究流程的设计痕迹变浅一些,更突出学生主动选择不同方法来研究的过程。2、在单元设计理念方面注重此任务问题解决的逻辑性和相关性,而非单纯的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3、育人目标中将思路扩大,不局限于知识的目标,而是问题解决方法的目标,思维方式的目标等。从应用水平来思考。4、分任务解决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研究过程,积累过程性资料,将成果显性化。5、严格按照体例再思考,再完善,争取取得更大的进展!

QQ图片20170609151551.png

第二个由王玉言老师代表物理小组介绍课例,通过观察、查阅生活中交警测速的方法,来研究物理中速度的测量和表征。杨教授认为此案例从生活观察出发,到物理问题解决,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经历生活问题物理化的过程,将实际问题通过模型抽象,物理表征,概念界定等方法抽象成为物理问题,在借助物理的科学测量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建议单元学习目标面向问题解决而非面向物理知识,面向思维方法。测出物体运动速度和计算技能不是关键,而应该着眼于通过解决问题培养用物理的科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问题,科学的思维、试验方法才是培养的目标。而在生活问题抽象成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瞬时速度无法测量的瓶颈,便会发现可以通过细分后的平均速度来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概念的理解和试验方法是关键。

第三个由王媛老师介绍信息小组的课例,通过学生调研、问卷等方式收集校服设计灵感和需要兼具的功能,让学生使用PhotoShop来完成校服款式、颜色的设计,并在全校范围内展示设计,并可以做成成品。杨教授建议教师只给出大任务,具体的操作细节由学生自主把控。教师可以不提供调研、问卷等步骤,让学生自由发挥,在需要设计一件校服时应当从何处入手,如何获得功能方面的启示,并广罗学生对校服的期待。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设计应是一个不断往复、不断琢磨的过程,因此学生实践的过程不是线性推进向前的,而是反复返工的过程。同时设计的热情可以通过后期的展评的来激励,可以通过T台秀、时装发布会等方式推广学生作品来激励学生的创造热情。

6月8日上午,迎来的是跨学科组与评价组的研讨。

跨学科组组长葛岩老师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汇报与梳理。葛岩组长结合自己近期的思考,对跨学科课程开发的思路进行了总结,主题的选择应当具有生活性、科学性、开源性、开放性、合作性、连续性的特点,教师负责活动设计、任务引领、学生评价的工作。跨学科的课程应当是在合适的主题、活动下,学生通过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培养自身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在不同的学段设计适合不同学段的跨学科课程,发展全面的人。葛岩组长以远足课程为例进行了说明,在新的设计中,加入了后续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反思纠正,进一步设计活动,形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开源体系。同时,还对目前一些主题的想法进行了汇报,如拍摄电影主题,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要综合调用许多内容来完成一个任务,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很多方面的素养。

QQ图片20170609151614.png

杨教授对于跨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给予认可,但同时也提出一些建议,一是跨学科课程的种类包含很广,可以分为STEAM/STEM课程、社区服务类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科学探究类课程、创新类课程、综合艺术类课程等等,不同的课程国内外均有很多具有启发性的文献,老师们应当广泛涉猎相关文献,加强理论学习。二是应当将思路打开,不要局限于现有认知,杨教授举了大量国内外的例子,为组内老师们打开了思想上的窗户。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组内老师们将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进行分散研究、设计。

QQ图片20170609151644.png

评价组的研讨在跨学科组之后进行。组长陈维丽老师汇报了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一是对前期的“学会学习”评价维度,进行“行为描述”,如“意志品质”这一维度之下进行了如下行为描述: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强、自律、有定力;对学习我时刻充满自信;对待成绩我能做到对待成绩不骄不躁;有一定的执行力;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 ,对问题穷追不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敢于质疑;学习时不容易受干扰。对评价维度的行为描述,使得这一维度更显性更具体。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评价组又将“时间管理”纳入“学会学习”评价维度之中,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研究“学会学习”评价维度的同时,除了在概念和维度上对其进行自上而下的理论建构,评价组的老师还进行了大量的学生访谈和教师访谈。本次课题会还探讨了访谈中设计的问题,即从哪几个层面对学生和老师进行访谈。

杨教授给予评价组以充分地肯定,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该课题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是基于理论提出如何培养“会学习”的学生,其间缺少灵活性和整合性。杨教授指出,应从“会学习”最本源的理解出发,抛却概念的固化,更科学合理提出“学会学习”的评价维度。另外,杨教授表示,这个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们进一步思考,同时杨教授也会抽出更多的时间,充分论证这一课题,给课题组老师们以更准确到位的指导。

短短一天半的时间稍纵即逝,在杨教授高屋建瓴的指导下,每一个课题组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更加明晰。看着窗外天气一扫几日前的阴郁,大地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正如杨教授的建议为老师们解开思想中的乌云,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作者:文/葛岩、郭琳、陈琦、陈维丽   图/张庆举、张梦琪、李苒、宫明璐  来自:山大附中杨向东教授核心素养课题组】 

  • 集团微信
  • 附中微信

版权所有 © 2011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ICP 备案号:鲁ICP备05001952号-13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咨询电话:88378724、88375996

公开邮箱:sdfz@sdu.edu.cn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邮编:250100   
电话:88377096
传真:88378724   
校长信箱:sdfz@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