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XUE XIAO XIN WEN
核心素养推动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16-09-02      点击次数:5467

 

-----核心素养推动课程建设  山大附中展开崭新篇章

    在充实的暑期研修第三天,山大附中迎来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会议由核心素养课题组的文科组、理科组、跨学科组及评价组带来的汇报组成,杨向东教师分别点评,给在场老师带来一场专业性极强的指导。

文科组在前期理论学习、方向研讨、实践应用、思路再整合的基础上,选择了以案例的形式展示本学期核心素养的成果。文科组的邹子韬老师从“电影剧本写作课程案例”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了文科组在学习核心素养理论后的实践。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支撑,又突出了学生们在电影剧本写作中学习态度和思维的转变,也许这样的案例探索是艰难的,但看到我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时,大家内心感受到的是喜悦。历史组的赵然老师则从“大历史”的理念出发,运用课堂中的案例讲解了基于“核心素养”理论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真正做到了“把历史还给孩子们”。杨教师用了“惊喜”一词评价文科组的汇报“文科组两位老师的汇报,让我看到了你们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和锐意进取的实践探索,惊喜连连”。

在文科组的汇报指导后,由苏老师代表理科组向大家汇报前期利用6月和暑假时间老师们的思考和探索。苏老师从道器不离的角度阐述了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重视的核心素养的不断渗透需要真实的情境中问题的解决。由此出发,结合数学学科内容的设置,逐步筛选,确定了一些易于初步尝试的章节内容来设计案例。苏老师巧用台球情境将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章融入,在开章课中给出台球图示,提出如何击打使得红球落袋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动用已学过的和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来探索解决。为了学生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精心准备了台球击打模拟程序,台球相关知识,视频资料等。并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的资源包、工具包、拓展包,让学生自主选择。第二、三课时的设计仍延续开章课的问题解决,深入剖析其中的数学相关知识和原理,自主总结出余角、补角、临补角、对顶角的特征,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关系,并通过移动击打球和被击打球的位置来深入体会,探索平行的条件。

    杨教授在点评指导中也给出了很大的肯定,首先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的任务解决学习,开放性问题的思考,其次充分多样的资源支持,并结合可模拟的实验。杨教授也深入浅出的解决了老师们的很多疑惑,教学论情境和靶向情境的区别和应用,真实问题情境下的发现学习以及概念化过程的引导,为我们拨开云雾,指明接下来思考探索的方向,从曙光走向光明。

QQ图片20160902093706.png

    经过中午的休息与调整,下午1点半,葛岩组长代表跨学科组向杨教授和在座的老师们汇报课题的进展情况。在杨教授的指导下,跨学科组从最初的分科思维,到慢慢的更新理念,再到科学探索的大胆尝试,每一步走得虽慢但却非常扎实。

葛岩组长围绕“洪楼教堂”的研究案例,与大家分享了课题组的阶梯式研究设计模式和课题探究的流程。杨教授对跨学科组的工作进展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肯定了课题组成员亲身实践探索的这一行为,认为只有作为学生参与体验,成为任务的解决者,老师们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课程的探究。

针对跨学科课题组的工作,杨教授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首先,杨教授指出对于跨学科主题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科学探究的角度,而应该远远超出这个范畴,延伸到自然、社会、人文、艺术等更加广阔的话题,并以iphone手机、济南的旅游资源为例,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跨学科主题的内涵;其次,杨教授认为真正的跨学科主题探究不能局限于一次完成。在主题探究中,应该保持孩子们的纯真和渴望,不能拿课题研究的条条框框束缚住孩子们的思维。同时,作为指导老师,我们自身要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第三,杨教授建议课题组的老师们关注过程、关注过程的质量,不断地进行反思。

通过杨教授的指导,课题组的老师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研究的方向,深化了老师们对该课题的认识。 

QQ图片20160902094611.png

接下来,陈维丽老师代表评价组做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会学习评价研究”,陈老师指出评价组研究与其它组的研究方向不同,评价组的研究对象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的检测与评估。

    陈老师首先援引了国际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文献资料,理清了评价与课程设计之间的关系模式,提出本课题组的大的研究方向。随后由核心素养(框架)研究,结合前期杨向东教授对该课题的指导,集中整个课题组的智慧和力量,提出“学会学习”评价这一研究方向。陈老师通过对新加坡、日本、美国、联合国关系的框架图的研究,论证了研究方向的可行性。与此同时,又从时代要求、教学改革、学习方式、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点明了我国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她认为“学会学习”源于一线教师对教学的敏感性,而这种敏感度不仅来自老师们的深入研究,也源自于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熟稔。

    随后,陈老师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芬兰的学会学习模式,确定了学会学习的三要素,即学习主体,学习情境,学习任务。而学会学习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学习策略、学习行为习惯、学习动机、学习情感等多要素不断综合的过程。通过对“学会学习”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同时,陈老师也强调概念的界定是动态的过程,随着评价组的继续研究和杨教授的指导将不断改善。最后,陈老师在报告会上阐述了评价组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第一阶段开发“学会学习”模型,第二阶段建立学会学习评价/评估的模型,第三阶段完成学会学习的测评方法。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杨教授对评价组工作予以肯定和表扬,同时也就陈老师的报告给予点评,杨教授指出学会学习和前几个课题的研究思路不一样,评价组的思路从模糊到清晰,方法从概念入手,从概念上理解什么是学会学习,这是艰难的一步,思路是对的。杨教授说学会学习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但学会学习不等于学习。评价组要进一步搜集文献,真正理解什么是学会学习,使其更具有操作的可能性。学会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当前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样的方法是适合当下的任务。要会评估当前的学习状况,怎样判断一个孩子评估学习状况的好坏,学生是否具备自我评估的能力。要明确概念的每一个要素的指向以及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陈老师的报告清晰明了,直指问题中心,让人受益匪浅;杨教授到位的点评,一语中的,让人豁然开朗。

QQ图片20160902094633.png

    精彩的讲座结束了,带给山大附中人更多的反思。老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又得到了深化,在课程建设的背景下更加紧迫,在所有附中人的共同努力下,期待课程改革绽放新色彩!

 

  【作者:文/葛岩 李欣 陈琦 李帅 张晓 陈维丽  图/陈琦 张晓 宋晓爽   来自:山大附中教科室、杨向东教授课题团队】

  • 集团微信
  • 附中微信

版权所有 © 2011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ICP 备案号:鲁ICP备05001952号-13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咨询电话:88378724、88375996

公开邮箱:sdfz@sdu.edu.cn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邮编:250100   
电话:88377096
传真:88378724   
校长信箱:sdfz@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