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栏
    XIAO ZHANG ZHUAN LAN
做一个有信仰的教育者
发布时间:2020-01-09      点击次数:16278

文 | 赵勇

QQ图片20200109143434.png

人物小传:赵勇,中学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督学,首届齐鲁名校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先后获“山东省创新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个人”、“山东大学2010年爱岗敬业十大模范人物”、“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等荣誉称号。出版《做有信仰的教育》、《青少年健康与发展研究》等专著,在各类教育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从教34年,做了13年校长,心无旁骛地在一个地方做教育,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教育问题,一干就是一辈子,丝毫不知疲倦。

其中,有两件事让我引以为傲:一件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携手做教育;另一件是每一届从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一下简称山大附中)走出的学生,仍然是一个阳光自信快乐、像“孩子”一样的孩子。 

为了学生学得会,我用尽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办法

儿时,我的梦想是通过努力从农村“考出去吃上白面馒头”,世界给我的却远远超出了梦想 。

34年前,大学毕业我来到山大附中,那时还叫山东大学子弟学校。在居民区西南角的6间红砖平房里,我度过了最初的从教时光。

我是学校第一个地理专职教师,当时既教初中的地理课,又教高中的地理课,还兼着一个复读班的班主任。自踏上讲台之时,我就要求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准备到自己满意为止。那时候,每天晚上备课到凌晨一两点是家常便饭,为了备好一节课,我常去山东大学图书馆试图穷尽所有相关资料,一节课的备课内容能写完半个本子。备课时,我对着录音机试讲,反复讲,反复听,不断打磨。别人谈恋爱是看电影、到大明湖划船。我和爱人处对象的方式是一起磨课,我站在讲台上讲,同为教师的她坐在教室里听,然后对课堂设计给出她的意见,我们再一起修改、完善。时至今日,我仍然保留着1985年的备课本,不舍得扔,虽然字迹斑驳,内页泛黄,但仍能依稀看到当年点灯熬夜到凌晨的样子。

20世纪80年代初,教育设备简陋,地理学科的教具更为稀缺,教学所用的地图是行政地图。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教育教学的钻研热情,我开始摸索着做教具:我仿照大学里专门绘制地图的桌子画了一张图纸,跑到木工厂一边拿着图纸一边描述,请工匠制作了一张上面是玻璃、下面带灯管的绘制地图专用桌。我出去买来白纸,绘制了很多地图,有的地图只突出体现一个单一的地理要素,学生在地图中能直观地看到山川、河流的走向。

到20世纪80年代末,有了反射式投影仪,新教具的出现让我如鱼得水,我立马去教学仪器商店买来投影胶片,画了几百张投影胶片,每一张胶片上画一个地理要素,几张胶片重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地理要素,看到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之间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分布的影响。在讲气象学知识时,我制作了抽拉式可移动的复合胶片来分析成因;讲地形图时,我用废旧报纸做成纸浆制作地形模型;讲等高线时,我用伸缩杯子制作等高线地球仪……为了学生学得会,我用尽了一切我能想到的办法。

看我教学认真,爱钻研,校长经常鼓励我参加各种讲课比赛。凡涉及地理学科的赛课,我都积极参加。上世纪90年代,我获得了山东省讲课比赛一等奖,获评“山东省优秀地理老师”。

如果不断去改进教育工作,厌学的孩子会不会少一些

刚工作时,我吃住都在学校,平日里还承担着护校的任务。回想那些年,感觉恍如昨日:办公室里隔出起居室,一张钢丝床、一床被子是全部家当,饿了就跟传达室老伯借个铁皮炉,下碗面,加上两片菜叶,如果能做个荷包蛋,那就是极大的美味了。有时备课到夜里1点,早上用来犒劳自己的烤地瓜总会被“馋嘴儿”学生“偷偷”摸走,让我哭笑不得。

一天晚上,学校里进了小偷,我一心想着学校的东西一件都不能少,凭着年轻一股子冲劲儿,赤手空拳把持刀的小偷摁在地上,送到附近的派出所。当时社会上的小混混儿来常骚扰在校学生,为了保护学生,我围着居民区里的宿舍楼追这些小混混儿,逮着一个送派出所一个。时间长了,只要我在学校,社会上的小混混就不敢踏足学校周边。

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我始终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一生。我当复读班班主任时,班里一学生因为打架要被学校开除,我跑到校长办公室哭着求校长再给孩子一次机会。时隔34年,回想当时的奋不顾身,当时的流血流泪,我总感到幸福满满,无愧于心。

今天面对老师,我时常说,“你们正困惑的我都困惑过”。此言不虚。多年教育一线的经历,我接触到了因教育改变的家庭、因厌学误入歧途的孩子以及焦虑不安的家长。多年后,当我从一名班主任、教研组长、团委书记、副校长,一步步成为校长,我才更深刻地理解教育,更能理解让学生喜欢学校、让家长满意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让教师尽可能发挥所长的重要性。

20年前的一个春日,一个学生离家出走了。那时网络兴起,一些孩子开始混迹于学校周边的网吧。与一帮从未谋面的网友一起“冲锋陷阵”,看似简单的人际关系,花花绿绿的视觉效果,对青春期的孩子是极大的诱惑。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孩子,并试着拉他带到现实。我从学校附近的网吧找起,一家一家地问。我至今记得,潮湿闷热、昏暗的房间里摆放着数十台机器,坐着一群人看上去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学生。在烟雾缭绕中,我从他们身边走过,没有人愿意抬头看一眼。这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是多么触目惊心。

我沿着马路寻去,向西寻到齐鲁医院,向北寻到北园大街,偶尔进入城乡结合部,三天两夜未曾合眼。直到在一处网吧见他,与我的设想不同,他没有愧疚,似乎也看不到家长与老师脸的焦虑和煎熬,只是带着脾气、撇着嘴,嘟囔着“不愿回去上学”。孩子找到了,随之而来的,不是家长的感谢,而是连带的指责与咒骂。孩子厌学了——所有的矛头一瞬间都指向了学校。突如其来的责难,让我第一次感受到难以言说的窒息。

这样的孩子并非个例,我还见过一听到“上学”二字就习惯性肚子疼的孩子;我也见过父母与孩子像一对绝缘体的家庭……我想办法走进这些孩子的内心,他们说,不愿意回家、不愿意上学是因为那里只有命令,没有人听他们说话,他们的想法不被理解和认同,而在那些大家眼中“不三不四”的人,却能给他们学校和家里前所未有的尊重。

我不断去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错?我想,如果教师能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为基改进授课方式;如果我们能设计出更加丰富、可选择的课程;如果学校能够敞开大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合作;如果我们更加注重学生内在能力的培养,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教育观与学生观,厌学的学生会不会少一些?教育,应该让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彼此成就,彼此享受生命的激扬。

在这个布满青苔的地方,我的教育梦想开始生发,我开始了数十年如一日的求索。

QQ图片20200109143546.png

2006年,我正式担任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我将“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作为办学目标,希望“给孩子一个喜欢上学的理由,给家长一个满意的教育教学过程,给教师一个专业自主发展的平台”,让身处学校这个大的生命场中的所有主体因此受益,共享生命成长。

想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一批有爱心、懂教育、肯奉献、有思想的教师队伍,需要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行者。

最近几年,我与学校教师长谈时,仍会有人谈及一件旧事:十几年前,为了整顿校纪,防止抄作业现象发生,我亲自巡查,没收了不少学生的作业本。当时,很多教师不解:堂堂校长,为何会管如此琐事?

我为什么要管?我管的不是学生,抄作业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海量”重复、简单的知识训练性作业,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学生丝毫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无法进行有思维的深度学习,更对全面发展有害无益。归根结底,这是对教育规律的背离。

教育贯穿师生校园生活的始终,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你某次处理同学矛盾的方法、某次夸赞、某次师生谈话,都有可能成为触动学生的契机,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如今,我们早已实行作业分层,成立了各科(类)项目组,教师不仅转变了课程理念、教学思路,还真正做起了科研,研究起课题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进行因材施教的路径尝试。而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教育理解的深入,已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继而积淀成学校文化。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常常有一个不愿改变的家长。如何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行者?这是很多教育者的苦恼。

一次,顺手拿起一本冰心译的纪伯伦诗文集《先知·沙与沫》,正好看到一首小诗——《论孩子》,诗里写着:“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我一下子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多日积压心头的云雾一下子就散了。

正如诗中所说,“你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为了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教育协同,每年9月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都会在教育理念上给家长打预防针:“感谢您信任,把孩子送来,但如果仅仅为了三年之后的好分数,那对不住了,明天我就给您办理退学手续。我希望每位家长都成为学校教育的同行者,共同创造一个满意的教育教学过程,共同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鲜活个体。”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让孩子缺乏了必需的成长体验

多年前,我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看到学生兴奋而神秘地抱着大的毛绒玩具走进校门。经过询问得知,这是送给同班同学的生日礼物。

我心里开始担忧:伙伴之间相互庆生是好事,但是如果没有引导,就容易滋生攀比心理,就会走向教育的反面。

后来,又发生了为庆生喝酒、家长组织豪华生日会等事件,过生日这事似乎与感恩、责任都无关了。教育中有很多重要阵地,不抓住就会被不良价值观抢占。我觉得:学校教育有责任引导学生过真正能触动心灵的生日。

我们组织家长共同设计方案,给学生集体过生日,并为初二学生设计了以“成长、责任、感恩”为主题的14岁生日庆典。

整个生日庆典分室内、室外两个阶段:

室外阶段,通过传递火炬让孩子感受一代代人的责任与传承,父母展示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回忆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展示孩子成长带给家人的快乐和幸福;现场有校长、教师寄语,教师重新回顾孩子的成长,感悟职业的幸福感;在现场集体宣誓环节,孩子们共同举起稚嫩的拳头,对自己、对家长、对学校、对民族、对未来掷地有声地许下诺言;室外阶段还穿插了一些源于生活,源于师生情和同学情的舞台节目。室外阶段最后一个环节,初二年级主任提议家长与孩子们一起站起来,面对面握住对方手,伴随着温暖而动情的音乐,一段画外音响起:“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有多长时间没有好好看看自己的父母了,他们也许不再年轻,眼角也有了岁月的痕迹。还记得14年前,你们呱呱坠地的时候,家人的欣喜,打爆电话告诉所有的亲朋好友你顺利来到这个世界,我当爸爸了、当妈妈了……孩子们握住身边父母的手,是这双手牵着你长大……”现场氛围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都激发了出来。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此刻卸下防备,与父母相拥而泣。

室内阶段,家长拿到了孩子们为期两个月精心撰写的上万字亲人小传,迎接孩子的是摆在他们桌上的是一块小蛋糕,一个小蜡烛,还有一封密封好的家书。孩子们到了青春期,也许很久都没有与父母心平气和地促膝长谈,读着父母用心写的家书,不少孩子悄悄抹着眼泪。当孩子们读家书时,一旁的家长在读孩子撰写的亲人小传。翻看这本传记,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讲述着爸爸或妈妈的童年、求学、求职、恋爱、结婚、生子的过程和难忘的故事,很多家长在细细品读的过程中泪流满面。在青春期,孩子与父母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一刻都慢慢化解。

整个生日庆典孩子们感受到亲情、友情、师生情,懂得自己长大了要有担当。为此,庆生的意义就产生了。

在山大附中三年时光里,每个学生会为自己和家长出两本书,一本是在初一下学期撰写的童年小传,另一本便是在初二下学期撰写的亲人小传。这些都是项目式学习的一部分,也是落实国家课程、整合渗透地方课程的一个载体。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前两个单元是新闻采写和人物传记,基于课本的内容,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更多人物传记的文章让学生们扩充阅读,进而提出为父母写传记的项目内容,让学生在“做中学”,将教育教学与生活完美结合在一起,既落实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又教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实现全员育人。

为了发展孩子的核心素养,山大附中愿意冒风险一次次对教育理念进行重新定义,对教育行为进行全新设计。我们曾在全校做过一个调查问卷,其中一题便是统计“学生最不喜欢的课”,令人意外的是,思想品德课竟排第一位。分析原因时我们发现,与生物课做实验、地理课走进自然接触真实世界不同,思品课上讲的人生道理只通过读书、背课文、做题来掌握,实在太枯燥了。

是啊,没有经历过,就不能刻骨铭心,就难以从内心深处生成责任。窄小教室里的体验太有限了,应该让学生将目光投向远方,投向更为寥廓的星空,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在升华中践行。从而与他人、社会、世界万物发生联系,并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知识,磨炼心性,经历成长,感悟人生。

为此,我试着围绕育人目标专门成立课题组,带领大家一起研究成长系列的德育体系。

从2007年起,每年国庆节期间,山大附中都会组织自行车文化之旅活动。历时4天,骑行千里,由老师带领学生体验山东文化、践行低碳生活、磨炼坚强意志;寒暑假期间,学校基于多学科内容整合,设计并实施了国内外研学课程。目前,国内研学已经形成了“跟着课本游江南”、“重走丝绸之路”、“魅力江西”、东北文化游、湖湘文化游、古都文化游等各具特色的研学路线;学校还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日本、印度、以色列、新加坡、泰国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设了国际研学课程;为了加深职业理解,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到父母单位跟岗,了解父母的工作性质及工作状况……一系列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让学生真正在经历中成长。

很多人问我,如今安全压力这么大,你还敢带学生去骑行去远足?说心里话,每年国庆节孩子出去骑行,我的心都是提着的。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让孩子缺失了必需的成长体验。

“毕业多年,我还记得附中为我们做的一切,想起自行车之旅流过的汗水,想起14岁生日庆典上与父母相拥时感动的泪水,想起40公里徒步坚持到最后的喜悦……”这句话出自一位常回母校的毕业生。山大附中已然成为他留恋的精神家园、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有人说,我是个教育的信仰者。我喜欢这个称呼,信念之于教育就像水之于鱼。它不是闪念,而是建立在切实分析教育现状与学生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发自灵魂深处的价值认同。从最初的“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到“关怀生命成长”,再到“养心育德,养根育能”,到现在的“共享生命成长”;从“做有信仰的教育”到“站在文化的角度上思考教育”,竟不知不觉到达了教育的美梦里。


  • 集团微信
  • 附中微信

版权所有 © 2011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ICP 备案号:鲁ICP备05001952号-13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咨询电话:88378724、88375996

公开邮箱:sdfz@sdu.edu.cn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邮编:250100   
电话:88377096
传真:88378724   
校长信箱:sdfz@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