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TONG ZHI GONG GAO
聚焦课堂精准评课 深耕教研赋能成长
发布时间:2025-04-11      点击次数:893

——山大附中小学段数学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实践,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评价改革,4月8日,山大附中小学段数学组开展“学科实践与素养评价”主题教研活动。历下区教研员王艳红、山大附中执行校长郑廷伟校长、小学段负责人池红梅校长参与此次教研,与教师们共探教学创新路径。

1.jpeg 

一、课例展示:质疑式教学激发思维活力

王耀老师执教的《三角形内角和》以“问题链”驱动课堂,开启了一场思维进阶之旅。学生从“什么是内角和”的质疑出发,通过合作辨疑、探究释疑、实践解疑三环节,借助量角、拼角等操作,亲历“猜想-验证-归纳”的完整探究过程。说课环节,王耀老师从泰勒斯实测法到帕斯卡几何证明,贯通数学史与思维进阶,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浸润;以“转化思想”串联多边形内角和拓展,实现知识结构化迁移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2.jpeg 

4.jpeg 

7.jpeg 

二、观课议课:三维度诊断课堂效能

课后研讨聚焦“参与度”“时间管理”“质疑水平”三个维度。一二年级组范静主任分享了课堂参与度观测情况,聚焦 “参与度” 维度,从学生质疑、解疑等数据入手,指出小组合作讨论热烈,参与度达100%,多组质疑积极,紧扣主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需加强训练。三四年级组李艳老师针对时间管理进行分享,经观察,45分钟课堂时间分配清晰,合作辨疑与探究释疑占比 70%,凸显学生主体,建议增加应用练习比重。五六年级组孟金秋老师则对质疑水平展开分享,为教研活动增添丰富视角。

11.png 

12.png 

13.jpeg 

14.jpeg 

王艳红老师对这堂课予以了充分肯定,建议需厘清“操作验证”与“结论生成”的逻辑顺序,审慎处理数学史中“首创性”表述,让文化浸润与思维发展同频共振。

15.jpeg 

三、案例分享:大单元设计贯通学段衔接

李艳君主任以《比例》大单元为例,展现了12年一贯衔接设计。纵向贯通:从一年级“份的概念”到初中“函数思想”,搭建比例概念发展轴;任务驱动:设计“Sheet to Style Shift”毕业课程,学生需将校园场景按比例制成微缩模型;评价革新:制定表现性评价量规,从数据测量、模型设计到文案撰写全程追踪素养发展。

16.png 

王丽老师补充,单元通过“开启课-推进课-展示课”三阶段,实现“理论-实践-创造”的深度学习闭环。

17.jpeg 

四、专家引领:锚定教学改革新方向

池红梅校长强调,要借助大单元设计,优化12 年一贯的有效衔接,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核心素养。池校长提到,她满怀期待六年级 “S to S” 主题课程的深化推进,也指出,大单元设计与测试存在脱节现象。因此,亟需大胆探索新评价模式,精准衡量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的进步。王艳红老师指出,大单元设计以项目化学习为核心,设计具体的子任务,有效引领学生领悟概念的实用价值与实践运用。同时,也提到我们需强化评价工具开发,让不可测的素养变得可见。

18.jpeg 

本次教研通过课例解剖、案例研讨、专家把脉三重路径,为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校本化实践范本。附中小学段数学组将持续深耕课堂变革,让每个孩子与数学思维的美好相遇真实发生。

撰稿:小学段一年级备课组

照片:小学段一年级备课组

责编:冯胜男

编辑:刘海鹏

  • 集团微信
  • 附中微信

版权所有 © 2011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ICP 备案号:鲁ICP备05001952号-13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咨询电话:88378724、88375996

公开邮箱:sdfz@sdu.edu.cn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北路177号   
邮编:250100   
电话:88377096
传真:88378724   
校长信箱:sdfz@sdu.edu.cn